如果大家有留意新聞的話,香港的零售業總銷貨額已經連續半年低迷,除了社會環境及全球經濟情況之外,更大的原因是顧客消費文化的轉變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,還有智能手機的崛起,整個社會不少活動,包括購物,已不再局限於現實世界。
而在互聯網的世界上做生意、開商店,本身也有不少好處,最簡單就是成本較低,不單毋須交租和支付各種實體店的成本,更重要是可以面向全世界,還可以 24/7(每天24小時,每星期7天無間斷)的營業。
不過,若你要轉開虛擬商店、或者稱為電子商貿,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識比開實體店更專門,如果你有雄心壯志、想沾手現在灸手可熱的跨境電商業務,就更加需要規劃,甚至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,方能事半功倍。
顧名思義,跨境電商的對象不是本地客群的電子商貿活動,其實這和香港一直領先全球的進出口貿易異曲同工,只是現在整個洽談、交易、付款的流程都在網上進行。至於為甚麼要針對海外客源呢?
首先,香港是外向型經濟,互聯網配套及物流設施都非常高效及成熟;其次,香港亦是著名的自由港,大部份貨物進出不需要繳稅,法規亦簡單。
除此之外,香港亦直接面對中國這個大市場,不少零售企業在過去數年,都發現來自中國的客人及訂單直線上升,而中國本身也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電商市場,國內消費者普遍接受在網上購物及處理日常生活所需,單單是阿里巴巴去年在「光棍節」就有超過 1,000 億人民幣的生意額,相當驚人。
要直接以店面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,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加盟一些著名商城,例如天貓、京東等;不過門檻就相對較高,一般都是大企業的選擇。而淘寶雖然較易開展,不過競爭亦非常大,而這些商城亦會為商家設下限制。
故此,對於本身已有客戶基礎的零售商,選擇以微信作為跳板開展跨境電商,是另一個可行的方法。開立微信公眾號,可以令商家與客戶輕易溝通,甚至直接促成交易;另一方便之處是,收取付款亦可以用微信處理,省去不少麻煩。
以下是簡單入門 3 部曲:
香港企業要開立微信公眾號,最簡單的方法是找第三方代為辦理,不需要來回中港兩地奔波,而且通常會同時開通線上線下的商家版微信支付,即是可以直接用微信收款。一般需要的資料是,本地商家一定要有BR(商業登記證)及銀行戶口。
微信公眾號有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,簡單來說,「訂閱號」比較像是日報一樣,每日可以發一個 mass message 給訂閱者,主要提供資訊;而「服務號」則像是企業的虛擬櫃檯,以合乎企業形象的方式提供服務,例如中國銀行,順豐速運的服務號,就有各式各樣的網上服務提供,但一個月只有4個消息推送限額。
如果公司是希望以 newletter、或者密集地推送資訊的方式來聯繫客戶,應申請訂閱號;否則一般建議申請服務號。
公眾號和一般微信帳戶最大的不同是可以訂製功能,甚至是小程式,更為便利客戶使用。市面上也有不少公司可以代為製作這些功能。加入訂製功能後,就更加能夠突出企業的獨特風格,亦更易於營運。
當然光有平台並不足夠,如何吸納第一批追隨者、製作吸引的內容讓客戶持續關注,利用即時通訊功能及朋友圈和客戶緊密聯繫,建立如朋友般的長遠關係,則是每個希望生意持續發展的商家需要持續努力的事。
隨時代演進,不少固有企業和商家都面對衝擊和挑戰。正如超市雖然取代了大部份的雜貨店,不過仍有小部份憑藉個人特色,以及擁抱新科技如社交平台,不單可以屹立不倒,甚至迎來全新的發展。在香港和中國的經貿越趨緊密的前提之下,如何利用科技走出去,吸納更多客人,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。相信微信這個由即時通訊起家的平台,能成為有志投身跨境電商者的一個全新利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