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
立即成為會員
接收最新資訊、活動及優惠!
美國聯儲局早前宣佈加息 0.75 厘,是 28 年來的最大加幅,務求壓低高通脹。香港金管局隨即將基本利率從 1.25% 上調至 2%。不少投行也警告目前的經濟衰退風險會隨著其他因素增加,包括俄烏戰爭、環球糧食危機、能源價格上升及高通脹等。
新冠疫情令全球供應鏈緊張,氣候暖化帶來極端天氣,再加上僵持不下的俄烏戰爭,使處於高位的糧食價格進一步攀升,早前香港的菜價亦飆升。這不但加劇高通脹問題,更令環球步向糧食危機,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,目前全球糧食安全狀況比 2010 年更差,成為環球經濟的新隱憂。

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的香港,高通脹及加息下香港市民及中小企又會受到什麼影響呢?首先讓我們剖析一下引發環球高通脹主因:
高通脹的 4 個原因
原因 1:俄烏戰爭
全球僅只有四個肥沃「黑土區」,特別適合發展農業,而烏克蘭就是其中一個。2020 至 2021 年,俄羅斯及烏克蘭分別是全球排名第三及第四大糧食出口國,兩國合計佔全球糧食出口的 22%,故有「歐洲糧倉」之稱。
但俄烏戰爭一直僵持不下,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、敖德薩等重要海港城市遭俄軍封鎖,部分甚至被包圍轟炸、斷水斷電,無農產無法經海港出口,引致供應鏈斷裂、物流的阻塞及運輸成本飆升;俄羅斯同樣因為發動戰爭受制裁,也很大程度上無法出口糧食。

原因 2:極端天氣令農產品失收
美國是全球主要產糧國,2021 年出口總值 1,770 億美元的農產品,是全球最多。但佔美國農業生產 13.5% 的最大農業州加州,卻遇上超級旱災,更是最嚴重州分之一,加上另一主要產糧國印度出現極端酷熱天氣,對農作物造成摧毁性影響,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小麥產量更下降了 50%,使糧價價格攀升不下。

原因 3:能源價格上升
國際原油價格今年一度升至每桶 130 美元的高點,雖然現在已有所回落,但能源價格估計會持續保持高位。高油價間接使更大量生物能源進入市場,例如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,使玉米需求量激增,進一步加劇糧食供需失衝。

原因 4:具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
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,各國政府和央行迅速實施了相當具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。以美國政府為例,它先後注入 5 萬億美元資助個人、企業和提升醫療設施;聯儲局亦重啟量化寬鬆,在3個月內購買共 2.43 萬億債券,使其資產由 2020 年 3 月中的 4.67 萬億美元迅速增加至六月中的 7.1 萬美元。
加息如何影響消費者
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一直以來以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著稱。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且風險增大,都不利香港的經濟狀況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,這次踏入加息周期亦意味情況將有所逆轉,特別是疫情下經濟還未完全恢復,需關注加息對市民或中小企造成的負擔。

影響 1:增加按揭貸款開支
雖然本地銀行未有上調最優惠利率 (Prime rate),但不代表供樓成本不增,原因是97%港人都採用銀行同業拆息 (HIBOR) 的按揭計劃供樓,隨著港元拆息慢慢上升,將增加供樓人士的按揭還款開支。
雖然部份H按計劃設有封頂 (例如 P 減 XX%),但當銀行資金持續短缺時,拆息不斷上升,最終都會加息去吸納存款,上調最優惠利率,供樓金額亦會上升,亦有機會減少按揭的優惠,如現金回贈、存款掛鈎戶口等。最近已傳出有中小型銀行將H按鎖息上限由 2.5 厘增至 2.725 厘,很可能就是按揭加息的開始。
花旗銀行更估計,因為加息、一手供應及移民潮出現,今年香港樓價下跌 8% 至 10%。故此業主們不但要應付每月供款開支上升,更肉痛可能是樓價下跌。

影響 2:削弱公司借貸及還款壓力
對中小企而言,疫情打擊市場需求,經營環境困難,加息亦加重中小企償還貸款的壓力。以最化算、由政府擔保的「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」,其利率亦以最優惠利率計算,因此香港一旦加息,借款的中小企都要面對還款上升的壓力,更不要說其他利息更高的借款計劃了。
因此,老闆們和打工仔都要留意公司的現金流及經營狀況,做好準備。
影響 3:加息遏通脹,但同時打擊消費
加息會減慢經濟增長,企業減少投資減少招聘甚至裁員,從而降低民眾可支配收入,最終影響消費力。一般市民缺乏儲蓄去支持購買力,將會衝擊零售市道及氣氛,令經濟陷入衰退。
此外,息率會影響私人貸款及卡數還款,每月荷包的錢少了、還款多了,愛花錢的消費者就會忍手減少消費,因而對零售、餐飲、服務業等造成影響。
撰文:Valerie、R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