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年青打工族 青少年及兒童工作要知的5件事
年青人搵工時會否覺得因為年齡、學歷等問題處處碰壁?又知道自己享有甚麼保障或會面對甚麼限制嗎?根據《僱傭條例》,年滿15歲但未滿18歲的屬於「青年」;而「兒童」則指年齡未滿15歲的人士。若你是青年或兒童僱員,你就享有既定的僱傭權益和保障。
年青人搵工時會否覺得因為年齡、學歷等問題處處碰壁?又知道自己享有甚麼保障或會面對甚麼限制嗎?根據《僱傭條例》,年滿15歲但未滿18歲的屬於「青年」;而「兒童」則指年齡未滿15歲的人士。若你是青年或兒童僱員,你就享有既定的僱傭權益和保障。
當你變得自信時,你會認定自己的價值,欣賞自己優點的同時亦會更包容自己的缺點。另一方面,有自信心高的人對別人也更友善。他們更願意與朋友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,對身邊的人都有著相當的尊重。本文將為你分享3個提升自信的方法!
鑑於肺炎肆虐全港,香港人在家時間增多,因而沒有了「很忙」、「沒時間」等擱置整頓家中雜物的藉口。然而,每次打開裝得「滿坑滿谷」的衣櫃、書櫃或廚櫃時,你是否會感到無從入手,繼而打消整頓房間的念頭呢?到底有甚麼辦法做到「斷捨離」,能改善囤積的習慣、享受樸素和整潔所帶來的舒適和美態呢?
世界上有不少名人,每天也會抽出至少1個小時來學習,例如比爾蓋茲、巴菲特、伊隆馬斯克等等。他們均認為應該從工作之中,抽出時間來學習及充實自己,不僅可以提升有關工作上的技能,而且能讓自己工作變得更有效率,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生產力。每週抽出 5 個小時,這便是名人推崇的「5小時法則」。
人天生就有情緒。情緒,不論是喜、怒、哀、樂等,也是一把雙面刃,如果我們情緒不時失控,可能因而蒙受損失,例如在公事上因一時衝動犯錯而損害事業,反之,假如我們情緒管理得宜,在精神健康、與人相處、面對困境、學業和工作等均有裨益。不少心理學家亦積極研究和提出不同的情緒管理方法,今日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其中5類情緒管理方法吧﹗
不少人認為兼職員工(part-time)不會獲得任何福利,亦不受勞工法例的保障。事實上,勞工法例並沒有區分「全職」或「兼職」員工,不論是全職或是兼職僱員,均受勞工法例保障。以下將簡介兼職員工在不同條例下可享有的法定權益及保障。
「禮多人不怪」同樣適用於職場上,面對同事、上司、甚至是客人,如果能展示一套以禮待人的積極態度,做事情亦會更得心應手。特別是服務性或零售性行業,工作期間難免需要和客人溝通,如果能從細節上入手,展現適當的職場禮儀,隨時為公司增加收入。
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(KPI),關鍵績效指標,是一個在企業管理員工時會用到的概念。不過KPI近年來受到最大的批評,必然是其會令員工過份重視達成指標,反而本末倒置,造成「眼鏡蛇效應」。
有時候我們會口不對心,其實是心理防衛機制發生作用。心理防衛機制是精神分析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,也是人的本能,本文將會向大家介紹其中五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