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不只是遊戲! 國際大牌教你AR四大營銷法

AR不只是遊戲! 國際大牌教你AR四大營銷法
讚好及分享:

講到擴增實境 (Augmented reality,簡稱AR),大家可能有點陌生。但如果聊起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 Pokemon Go,大家都應該有印象,當年一眾「精靈訓練員」不惜山長水遠,都要到某些地點「捉精靈」。Pokemon Go 就是利用 AR 技術,將虛擬的「小精靈」投射到現實世界中,連結現實與虛擬。

 

 

而近期大熱的「童顏濾鏡」,來自 SnapChat、Instagram 的人面濾鏡功能,也是用了 AR 技術,令你一下子變樣,甚至變性。

 

 

不少國際大牌看得見 AR 的發展潛力,近年都紛紛發展 AR 業務。市場預計,全球 AR 業績在 2019年將超過 7.6億美金,在 3年內更會翻 3倍,高達 25億美金。

 

 

AR 究竟有何發展空間?以下幾個例子,可能為你加添一些靈感:

1. 路癡福音:AR版Google Map

Google Map是旅行時的好幫手,基本上一App在手,就可以找出最快到達目的地的路線。

 

 

不過大家都可能試過,在找出路線後,要花一點時間,才能在現實中找到正確方向及定位。有時更可能是 Google Map 的指南針定錯位,害用家走了不少冤枉路。

 

 

Google 在 2018年宣佈研發的「AR步行導航」,將方向、距離投射到實際的街景上,將會解決以上的問題,務求令原本已經優秀的服務,可以更加符合用戶需求。功能在 2019年已開放測試:

 

 

2. 網購也有試身:IKEA Place / Sephora

網購已成大趨勢,但一個最大的缺點,就是看不到實物。如果是大件貨品如傢俱、電器,更可能買錯了尺寸,或者款式與家居設計格格不入。

 

 

IKEA 推出的 IKEA Place,利用AR技術,將傢俱按真實比例「放置」到現實環境中,讓用家在購買前,對貨物的真實效果,有更清晰的慨念,減少買錯心水的機會

 

 

 

不只傢俱,化妝品的效果都難以想像:明明眼影在模特兒臉上是如此自然,但一放上自己臉上,就像眼腫了一樣。要即場試妝嗎?一來花時間,二來又不是每個專櫃都有此服務。

 

 

有見及此,知名美容產品零售商 Sephora,也推出了手機 App,讓客戶在網購前,先「試妝」,更會按用戶的喜好,推介不同造型所需要的產品:

 

3. 形象化說明書:Ask Mercedes / 現代汽車

新車落地,儀表板上有十多個按鈕、新功能,用家拿著說明書,想設定播放音樂,卻找不到相對應的按鈕,往往浪費不少時間。

 

 

平治推出的Ask Mercedes,就利用AR解決了這個問題:用家可以在手機對準車上的裝置,就見到相應的說明。如果用家仍有不解,更有Chatbot可以即時解答常見問題:

 

 

 

現代汽車亦有推出同類的手機 App,幫助車主們快捷地掌握新車的用法。

AR不只是遊戲! 國際大牌教你AR四大營銷法

4. 廣告及互動:百事 / Uber

巴士站貼滿形形式式的廣告,途人只會覺得厭煩,加上有智能電話出現,要做出吸睛又有趣的廣告,就要多花心思。

 

 

百事可樂在倫敦大街的巴士站,設了一個 AR 裝置:在欄版向街的一邊裝上鏡頭,向站內的另一邊,則裝上螢幕,在站內的人看上去,會以為螢幕只是塊玻璃。

 

 

螢幕上不時會有「外星人」、「地底怪獸」捉走途人,又會有「隕石」擊向巴士站。途人先會嚇一嚇,之後就會貪玩地走到鏡頭前「打卡」。這時,他們就會見到這個有趣的裝置,是來自百事可樂。

 

 

 

這類廣告雖然成本較高,但參與度及互動性都很高,往往令潛在客戶留下深刻印象。Uber 在瑞士也有類似的廣告:

 

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:

講到擴增實境 (Augmented reality,簡稱AR),大家可能有點陌生。但如果聊起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 Pokemon Go,大家都應該有印象,當年一眾「精靈訓練員」不惜山長水遠,都要到某些地點「捉精靈」。Pokemon Go 就是利用 AR 技術,將虛擬的「小精靈」投射到現實世界中,連結現實與虛擬。

 

 

而近期大熱的「童顏濾鏡」,來自 SnapChat、Instagram 的人面濾鏡功能,也是用了 AR 技術,令你一下子變樣,甚至變性。

 

 

不少國際大牌看得見 AR 的發展潛力,近年都紛紛發展 AR 業務。市場預計,全球 AR 業績在 2019年將超過 7.6億美金,在 3年內更會翻 3倍,高達 25億美金。

 

 

AR 究竟有何發展空間?以下幾個例子,可能為你加添一些靈感:

讚好及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