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內容
大小品牌都加入內容行銷 的行列,運用高質的文章,建立品牌專業形象。不過,有調查指,原來你用心製作的文章,只有 2 成真是傳進訪客的腦袋。
人類都是「視覺系動物」,9 成能傳入到大腦的資訊都是影象,而且傳播的速度比文字資訊快 6 萬倍!因此,我們都會偏愛圖象多於文字。
尤其是在 Facebook、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上,大家的目光都自然被圖象吸引過去。近年不少品牌都嘗試用資訊圖表 (Infographic),以精美的圖表,配合簡潔的文字,將一些比較抽象的訊息,傳給大眾。
不要以為將文字堆砌成圖表,就等於 Infographic。背後牽涉到分析數據、整理資料、圖象設計等。以下 5 大關鍵,助你製作吸睛的 Infographic:
第 1 招:目標明確
正如文字的內容一樣,都需要弄清你的目標受眾。不少品牌在製作內容時,都旨在讓內容在所有社群中爆紅,但最後可能令內容失焦。
定下目標受眾後,就可以為之後的內容、設計、表達方式定下指標。例如以下這幅教人如何選防曬產品的圖表,就會選用在太陽下運動的配圖。
(圖片來源:資訊改造實驗室)
第 2 招:搶眼標題
網絡上人人都是標題黨,一個搶眼的標題是吸引受眾的要素。Infographic 本身文字就不多,標題應該簡而精地點出圖表的重心。以下這個反面教材,基本上受眾見到如此長的標題,已經失去興趣。
(圖片來源:菲律賓財政部)
如果本身內容真是難以用三言兩語介紹,不妨分開主、副標題,感覺上就不會太累贅了。
(圖片來源:MedPartner)
第 3 招:聚焦主題
製作資訊圖表的目標,就是要讓複雜的內容,變得簡單、容易入口。如果在一幅圖上,展示過多的資訊,或者塞滿圖表、文字,就失去了「化繁為簡」的意義,也會令主題失焦。
以下這一幅圖表,旨在介紹與咖啡有關的經濟慨念,但當中的小標題有近十個,資料比一般的文案內容更豐富。
(圖片來源:聯合晚報)
而在設計版面的時候,亦應該注意適當地留白。就如上面所講的,太多資訊只會嚇走讀者,看看以下的圖表你就明白了。
(圖片來源:聯合晚報)
第 4 招:流暢易睇
好的資訊圖表就似一個故事,可以將你要表達的資訊、理念,漫畫般串連起來,就似跟讀者來一次旅行一樣。
這部分需要事先設下主題之目的,將資訊分好類,再利用排版,引導讀者的好奇心,去理解你的故事。否則,就只是將一堆圖表、文字硬塞到一個版面上。
以下這個例子,就是用這種說故事的手法,向讀者介紹「開放辦公室」的故事。當中運用了小標題,似小說的分章一樣,逐少地傳達資訊。即使內容比較豐富都好,也會引起受眾繼續讀下去的興趣。
(圖片來源:中時電子報)
第 5 招:善用工具
不時見到別人家製作出精美又易懂的 Infographic,你可能會想,這都要花上不少人力物力,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而言,相對地奢侈。
我們明白,未必夠人手、時間去製作精美的 Infographic。不過,又不代表你只能空羨慕別家的設計,現今已有不少 Infographic 的免費工具,只需黏黏貼貼,就可以製作出不同風格的 Infographic。
以下這個線上工具,有多款文字設計、圖表供用家發揮創意。基本上只要動動手指頭,就可以隨便修改版面。
(圖片來源:Visme 截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