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成為會員
接收最新資訊、活動及優惠!
速食時裝 (Fast Fashion) 面臨大危機,2019 年速食時裝品牌 Forever 21 宣佈破產,美國實體零售業關店潮已持續三年。加上全球受疫情影響,零售前境暗淡,但近年提起的共享經濟模式,反而有望透過二手轉售市場興起。
當每個人都有一些閒置資源,好像是一些甚少或不再被使用的東西,其實仍然能用,假如閒置不理就會浪費金錢、空間及生產成本。因此人們開始設法處理這些資源,包括共享或再售出。
共享經濟又名協同消費 (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),由兩位美國學者在1978年提出,說的是通過共享 (包括二手買賣) 把閒置資源再利用,以減少浪費,將資源已有價值最大化,使共享者可以各取所需。
不少城市的生活空間不足,儲物空間有限,加上現今容易出現過度消費,二手買賣不是新鮮事,Facebook、討論區也有不少這類專頁,但這些專頁欠缺系統性,較難收集相關資訊及用家心得。而手機買賣平台就看重這點,提供方便賣家與賣家溝通的平台,讓人更有效的方法來處理「唔等使」的物件。
香港最多人使用的二手買賣 app 就有有 Carousell、Sellga。來自新加坡的網上買賣平台旋轉拍賣 (Carousell),自 2012 年推出,約 4 年前引入香港,近年發展迅速,現時更變身成為包羅萬有的分類平台,超過 30 個分類服務,甚至提供汽車及樓宇綫上買賣服務,現時近 4 成是全新貨品的交易,6 成交易為二手貨品。
年輕世代的消費行為正在轉移,近年興起「斷捨離」的風潮,千禧世代 (25-37歲) 和 Z 世代 (18-24歲) 是推動二手轉售市場成長的主力,年輕世代崇尚道德消費,願意支持對地球可永續發展的概念,但同時也渴望經常換新產品例如穿搭,所以現在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新衣服時,也會考慮購買未來有轉售價值的。
研究指出,轉售行為可在消費者購物時分為「已計劃」及「沒有計劃」。屬於「已計劃」的消費者有兩類,一是享受購買多於自己所需的貨物,再把貨品轉售予他人的過程;二是短暫擁有貨品後,便會出售。而已打算轉售貨物的消費者,由於他們會聯想到將來轉售貨物所取回的金額,可填補貨物本身的價格,因此認為該貨物「抵咗」,增加購買的意欲。讓物件循環再用的二手經濟,或許能為全球帶來生機,在貿易戰下提供另類選擇。
美國最令人矚目的轉售新創時裝轉售平台公司 thredUP,提供 3.5 萬個大小品牌的二手衣服、手袋、鞋及珠寶,最低能用1折就買到,thredUP 最大的賣點是「衣物清理袋 (Clean Out Kit)」,賣衣者只要向官網訂購衣物清理袋,裝上要寄售的二手品牌衣物,請快遞取件就能坐等分潤。thredUP 包辦整理衣物、定價、專業攝影師拍照上架、販售、出貨手續。如被評為不合格的衣物,也會代為捐贈給公益團體。
thredUP 透過科技將整個營運流程自動化,員工會輸入每件衣服的屬性類別,例如品牌、尺寸、樣式、顏色及衣服條件等數據,透過演算法,系統會自動預測該商品的轉售價格、抽成比例,及適合上架銷售的時間。
近年,香港對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逐漸上升,報告顯示香港人一年花費 250 億港元購買衣服,香港女性平均擁有 109 件衣服,其中有 20 件不再穿着,逾 5 成受訪者擁有尚未剪價錢牌的服裝。
除了時裝市場,香港人有高購買力,但在「斷捨離」的風氣下,消費者開始去思考甚麼東西「最適合現在的自己」以及「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」,不同商品的轉售市場相信絕對有價有市。但如何提升香港人對二手產品的接受度,就要商家花些心思。
撰文:Stephanie、Ray
圖像設計:Kay